Description:禅文化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成为中国文化中很有营养的活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绘画等。
雪漠:岭南是禅宗文化发祥地
2012年香巴文化论坛•第七单元
主题:西部大手印文化与岭南禅文化的交流
主讲:雪漠
时间:2012年11月25日
地点:广州市锦纶会馆
主办: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
2012年11月25日下午两点,在古香古色的锦纶会馆中,雪漠老师应邀进行了《西部大手印文化与岭南禅文化的交流》的主题讲座。
首先,雪漠老师向锦纶会馆赠送新书《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无死的金刚心》、《世界是心的倒影》和《让心属于你自己》等书。随后,雪漠老师带着浓厚西部气息的声音回荡在颇具岭南风味的大宅中,讲座正式开始。
雪漠老师先从佛教文化的角度,简要阐述了岭南禅文化的历史与内涵,然后与广东电视台主持人傅慧杰女士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多角度、多方面地将大手印文化与岭南禅文化带入在场听众的视野。
◎主持人:前段时间,有一位朋友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西部大手印文化与岭南禅文化之间,有什么异同之处?
●雪漠:首先,它们都来源于印度。大手印文化也罢,禅文化也罢,虽然都是中国大地上结出的果实,但其源头,都在印度。
最早的时候,禅宗虽然在各地都有法脉,但真正兴盛,是从岭南开始的。而且,中国禅宗成为真正的流派,是从慧能开始的。慧能之前,有禅无派。就是说,中国大地上有很多禅师,他们也谈禅、参禅,但没有构成流派。因为,必须有一定的人数、组织、相对稳定的道场,和一定的规模,才能构成流派。在这一点上,岭南文化很值得自豪。直到今天,慧能的肉身仍然留在岭南大地上,所以,禅文化应该是这块土地的灵魂。
那么,密宗和禅宗有什么不同?禅宗只要明白心性——按照禅宗的说法,就是找到自己的宝藏,看到自家的本来面目——就叫开悟了。但在密宗的说法中,这还不够。因为香巴噶举认为,单纯明白心性,不一定能保任。就是说,很多人明心之后,仍会把那悟境丢掉,不能控制自己的心。
这就像你找到了一匹马,但那是一匹烈马,虽然你能爬上去,但它会疯狂地奔跑,一不小心,你就会被它甩下去。而且,它不会非常听话地,把你送到想去的地方。所以,这匹马需要一定的训练。其目的有二:一是明白心性;二是让身体听话。密宗认为,身体不听话的原因,是脉结没有打开。
禅宗在身体方面的修法,没有密宗那么多。道家则跟密宗有些相似,也特别强调修身,如小周天、大周天等等。所以,在源头及终极追问上,禅文化和大手印文化是相同的,或者说相似的,但在具体的修行方法,即方便法门上,两者不太一样。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等书中讲了很多,有缘者可以去看一下。
◎主持人:您一直在西部那片土地上生长,后来才到东莞。这一西一东、一北一南两块不同的土地,有没有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冲击呢?
●雪漠:在西部,我以苦修为主。西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一种大地的厚重。而岭南这块土地上,却有一种非常好的活力。比如东莞。东莞精神用八个字概括,就是“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岭南文化对外来文化有一种巨大的包容。因为这种包容,我的心才能融入其中。
昨天,我在广州图书馆演讲时,专门谈到了孙中山的一些经历。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一次又一次地革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但岭南大地上的人们始终援助着他。这种援助是可歌可泣的。直到今天,这片土地上,仍然有很多没有功利的奉献行为。比如,岭南的很多寺院,都得到了很多岭南人的无私帮助。
岭南这块土地有肥沃的信仰土壤。所以,佛教、道教等很多教派都将广东视为宝地。这里的信仰层次很高,信仰者的比例也很大。
严格地说,整个禅宗文化的发祥地,就在岭南一带。它在这里,就像一滴墨慢慢在中国的宣纸上洇开一样,最后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格局。
与慧能同时期的,还有神秀,他们一南一北。神秀的势力非常大,有武则天的官方支持,有神秀一袭那么多禅僧制造的巨大声势,慧能有什么?他只是一个没有学历,不识字,表面看来土里土气的开悟者而已。大家想一想,他到别的地方能不能振兴禅宗?能不能构建禅宗后来的格局?我觉得也许很难,至少是一个问号。
岭南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既有包容性,又有活性。所以,它才能在包容一种外来文化后,马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东西。也正是这一点,让禅宗成为佛教流派中,最具中国特色和创造力的一支。而禅文化,也成了中国文化中一道非常辉煌的风景。很多没有这种巨大创造力的流派,现在已渐渐消亡了,比如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它们的法脉或许还在,但已构不成流派了。
目前,禅文化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成为中国文化中很有营养的活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绘画等。净土宗作为一个宗教流派,势力很大,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它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却没有禅宗那么大。因为,禅文化是中国文化一个非常优秀的基因,中国的本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与之结合后,都焕发出了全新的、更为耀眼的生命力。
比如,儒家文化的理学、心学,就汲取了禅宗文化心性学说的一些营养,其中的一些东西,甚至是直接拿去的。全真派在宋末元初的一些经典中,也明显汲取了禅宗文化的精髓,直接谈心性,追求开悟。《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丘处机,是全真七子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成立了全真教的龙门派。他在一些诗歌中,便谈到开悟,其所有描述都非常像禅宗的开悟。虽然他有着道家的外相,但他的整个表述显然受到了禅宗的影响。宋、元、明、清后的道教,都明显受到了禅宗的影响。黄元吉讲的丹经中,就在谈心性。
中国的道教兴起于东汉,从张道陵开始。他代表的道教境界一直不高,更多地强调“术”,与强调“道”的道家文化有着很大的距离。道教真正的兴盛和高峰,出现在明清之后。其原因,就在于心性学说的进入。当道教的“道”和禅宗的“心性”结合时,中国的道教文化才真正进入一个很高的层次。
中国的儒家也是这样。到王阳明时期,儒家文化中的禅宗色彩,就更为浓烈了。据说,王阳明被贬到龙场时,忽然开悟了。他的开悟,不知道是不是禅宗所说的开悟,或许有一点,但我告诉大家,儒家的开悟,绝不是佛家的开悟,如果是,它就不是儒家,而是佛家了。王阳明自称开悟后,便创立了心学。什么是心学?就是把佛家的心性学说和儒家的一些东西结合起来。这样,中国儒家文化就实现了一次升华。
所以,当你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境界,俯视岭南大地时,就会发现,岭南禅文化,对中国有着许多不寻常的贡献。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岭南的禅文化,中国的儒释道就是另外一种格局。
不知道研究岭南禅文化的人,有没有意识到我说的这些东西?
——摘自《光明大手印:当代妙用》 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