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 Xue Mo
Writer Xue Mo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Body

到远方寻找灵魂中的向往——访问第三届香巴文化论坛参与者张志贤

2012-11-21 21:54 From: www.xuemo.com Author: Ruxue Media Browse: 56380108 Times

到远方寻找灵魂中的向往

——访问第三届香巴文化论坛参与者张志贤

20121115日,第三届香巴文化论坛的前一天上午,近半数参与者已陆续来到“雪漠禅坛”报到。其中,包括“雪漠禅坛”文化志愿者翻译组的成员——来自加拿大的张志贤女士。

张女士现居加拿大,22年前开始学佛,后因结婚生子,曾有十年时间停止了寻觅的脚步。但是,她没忘记灵魂中的声音,再次出发,到远方寻找能指引她的老师。她到过印度、西藏,也去过九华山,还曾师从台湾的一位法师,读过很多经典,如《金刚经》、《华严经》等等,还专门听过大师讲经,看过许多英文的佛教著作。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在纷繁的信息中,找到能指引自己走向真理的那一个。

她坦言,自己学佛的经历并不平坦,走过很多弯路,最幸运的是,虽然有过失落,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寻觅。

后来有一天,她在一部著作中接触到“大手印”,马上产生了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她在那一刻断定,大手印就是她在寻找的东西。于是,她便在心里祈愿,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能与之沟通,能教导她学习大手印的老师。

说来也巧,前段时间,她到九华山朝拜途中,偶然看到雪漠老师的《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林林总总的佛书中,偏是这本书吸引了她的注意。她便拿起来,慢慢翻看。最初,她读得非常辛苦,有很多内容都看不懂。因为,她在加拿大生活多年,习惯英文阅读,对于中文书籍,尤其简体字的书籍,她看得更是少之又少。但令笔者非常敬佩的是,在这样的难关下,她仍然慢慢地看了下去。后来,她一度因为阅读难度实在太大,想放弃,不读了,却又不知不觉地走回店里,把书买了回去,因此才与雪漠文化网(www.xuemo.cn)结缘,也才有了后来对英文翻译志愿者招募的响应。

张女士谈到,她在加拿大时,也帮一些寺庙做翻译工作。她觉得,那些寺庙在异乡弘法也挺不容易的,他们需要有人将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外国人也需要通过英文资料来了解佛教文化。所以,她愿意做两者之间的桥梁。这份善心,实在令笔者很是随喜。

然后,张女士谈到“灵魂三部曲”的收宫之作——《无死的金刚心》。她说,《无死的金刚心》很奇妙,虽然自己不能完全读懂(仍然因为简体中文的关系),但能感受到其中的一种东西。她觉得,这本书写进她心里去了,就像一个智者在内心深处与她对话。在她看来,一般作家——包括一些非常真诚的作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作者的智慧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她特别关注《无死的金刚心》中的“魔桶”,她说,凡夫总是一时迷,一时悟,一旦感到舒服,就容易丢掉觉性,进入魔桶,忘掉自己还有更高的追求。只有在巨大的失落面前,人才能醒悟。不过她也笑说,或许人只有进过魔桶,出来时,才会有大的升华吧。

她说,最触动自己的,是琼波浪觉的灵魂历练。许多大师传记都充满神奇和光环,这虽然能令人生起向往,可你一旦开始佛教训练,发现自己没有一步登天时,就会觉得困惑,觉得不是书里写的那回事。因为,即使佛教真理就在眼前,你的心仍然不断在纠斗着。你时刻面对着心理斗争,时刻面对着灵魂中的污垢,充满了一种想要升华的强烈渴望。这时,你就需要另一种东西了,比如《无死的金刚心》这样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琼波浪觉不是轻而易举地变成圣人的,他的心里也有过很多挣扎,虽然形式、内容都跟现代人有所不同,但本质上看,他跟现代人其实是一样的。因为,大家的这段灵魂升华之旅,都充满了艰难。这种艰难,不是外界给予自己的,它源于自己的心。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在心里种下的种子,必须自己来承受。但是,琼波浪觉的成功,还是给了人们一个希望。

张女士认为,只要路对了,不忘掉心里的“问号”,一直寻觅,一直挣扎,人就肯定能升华自己。因为,时间就像一条不断流动的河,生生不息,死亡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

她还说,自己在《无死的金刚心》中,得到了一种“确认”的感觉。以前,没人告诉她一些东西,她的身边也充满了不同价值观的人群,有时,为了与人交往,也因为不能确信自己的坚持就是对的,她反而会丢掉一些本应珍惜的东西。但是《无死的金刚心》回应了她,也肯定了她的寻觅。

 

有两个细节,令笔者的印象非常深刻。

张女士谈到,最初追求佛教真理时,她的身边——加拿大——根本就没几个学佛的人,她根本不知该到哪里去寻找。当时,她显然想起了过去的一些事情,显得有些黯然。我想,这条寻觅之路,她走得确实很难吧。但是,即使这么难,她也没有停下脚步,没像很多受到打击便一蹶不振,抛弃精神追求的人那样,中止自己的寻觅。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告诉笔者,刚知道雪漠老师是凉州人时,她根本不知道凉州在哪里。于是,她上网查了很多关于凉州的资料。接着,她就跟丈夫说,我要去凉州!去凉州干吗呢?去找雪漠老师。她想,凉州好偏僻啊,但远也得去啊。她连西藏和印度都去了,怎么就不能去凉州呢?如果没有机会在近一点的地方见到雪漠老师,就去远方找他吧!谁知道,后来得知第三届香巴文化论坛在樟木头举办,雪漠老师也会出席(她那时仍然不知道雪漠老师已经移居广东),她就决定来樟木头了。

张女士还告诉笔者,这次下此决定,对她来说并不容易。以前,她决定去哪儿,还是不去哪儿,都很单纯,但这次,她面对的却是二选一的局面——就在香巴文化论坛的这几天,一位一直对她很好的老师也去香港演讲。那位老师希望她能出席,但她最终还是选择来樟木头参加论坛。一些人或许觉得,这不是一件难以决定的事情,她的心里却充满了说不清的感觉——她想抓住这次难得的机缘,又觉得自己亏欠了一份恩情。

笔者既尊敬她对灵魂寻觅的坚定,也敬重她的感恩。笔者认为,佛法不是教人成为一个不懂感恩,不懂珍惜的人。即使佛法不断强调出离,也从未说过,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以不去感恩、不去珍惜、不去善待别人。雪漠老师不断强调,信仰者首先要学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才能把这份爱一点点波及出去。如果一个人做不好儿女,做不好父母,做不好夫妻,做不好学生,他又怎么可能超凡入圣?天下没有不利众的圣人、智者,也没有不爱人的佛。但是,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在与张女士对话时,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一颗寻觅的心。因为,世界有时很小,有时也很大。你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种东西,谈何容易?有些人碰上了,能珍惜,就演绎出一段壮美、精彩的故事;有些人却一直都找不到,在大海般的声浪中,浮浮沉沉地、见不到天光地寻觅着。但是,就像《无死的金刚心》中演绎的那样,人只要有了一颗寻觅的心,能在各种诱惑与干扰中守住寻觅,就总会找到自己认可的、能让自己升华的真理。而那些在寻觅中走过弯路的人,或许会更加懂得珍惜?因此,祝福张女士,也祝福每一个找到了、或者还没找到的人,愿大家都能在心灯的照耀下,点亮自己,照亮世界。(陈思)

Related articles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