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桑塔格在美国偏远地区长大,但她从小相信读书改变人生。
苏珊·桑塔格在中国的30年
文\陈亦然
大概在2003年、2004年前后,中国一度出现过桑塔格热,除了因为她发言多、出镜多,中文版文集的出版以外,香港文化人陈冠中重写中国版本的“坎普”,也促成了小圈子里的重读桑塔格。回过头来,中国对桑塔格的译介大约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中国曾出现两次“桑塔格热”
苏珊·桑塔格研究专家姚君伟介绍,桑塔格的名字1985年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出版物即《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中,迄今已整整30年了。30年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令人高兴的是,她的评论集、小说、剧本、日记等基本都有了中译。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2003年或2004年左右,中国出现过“桑塔格热”。当时,译林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比较集中地分别推出了桑塔格的小说和论著,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译林出版社以每年一本的节奏,出版桑塔格的长篇小说中译本,4年内出齐了她所有的长篇;上海译文出版社从2003年起,开始集中出版桑塔格的论著,2006年出版桑塔格的剧本《床上的爱丽斯》。这是中国翻译桑塔格的第一次高潮。
此后,译林出版社未续签桑塔格小说中译的版权,上海译文出版社买下并纳入他们的“桑塔格文集”一并出版。桑塔格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2009年也加盟文集,“桑塔格文集”就此成为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一个品牌。这是中国译介桑塔格的第二次高潮。
近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桑塔格译介趋于平稳,这两年着手引进桑塔格论著、小说和戏剧以外的作品,包括桑塔格的三卷本日记头两卷和数种关于桑塔格的传记、回忆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桑塔格的日记《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与《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
苏珊·桑塔格生前每一本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在她死后都在延续。有关她生平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桑塔格去世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由其子戴维编辑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已出版两卷,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中译本。
如果打个比方,桑塔格日记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是桑塔格版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作品)、《马丁·伊登》(杰克·伦敦作品);第二卷就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第一卷《重生》记录了桑塔格的1947年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日记中的内容都是高密度的、省略性的、跳跃性的,有大量的摘抄、无穷无尽的书单、关于写作的想法、与不同时期友人的关系,以及详尽的自我分析。
第二卷《心为身役》最引人注目的事实之一是桑塔格在不同世界之间来回穿梭的方式,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记录的是1964年至1980年间的桑塔格:31岁到47岁,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日记第三卷明年出版
中国港台地区在推介桑塔格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香港文化人陈冠中重写中国版“坎普”,发表《坎普、垃圾、刻奇》等文章,使得更多的圈内人士关注并阅读桑塔格的作品。
台湾麦田等出版社不断出版桑塔格的著作,麦田成为台湾出版桑塔格著作的重镇,该社的“桑塔格作品集”收入小说以外的论集和日记,凡9种,其中《土星座下:桑塔格评论文集》《论摄影》等几种多有内地译者参与翻译。姚君伟说,桑塔格的论著翻译起来是困难的,有两岸出版家和译家的交流和合作,对于拿出信实可靠的本子来,作用不可小觑;同时,内地与台湾推出的不同译本也体现出译者的不同理解,合拢起来,能形成优势互补,呈现出一个更真实的桑塔格。
桑塔格之子戴维曾经透露,桑塔格日记第三卷将于2016年出版,此后,可能还有书信集等要编辑出版;另外,戴维授权的《桑塔格传》2016年也会出来。随着桑塔格和关于桑塔格的这些新作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或许还会形成新一波的“桑塔格热”。
怀疑和批判精神贯穿她一生
有评论家说:“桑塔格现在对我们而言,越来越不像一位文体大师,而像是一个动作英雄了。”在桑塔格去世已有11年之久,我们,尤其是中国读者阅读桑塔格有何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姚君伟说,桑塔格身上被贴上了很多标签。客观地说,它们都代表了桑塔格在某一领域里所做出的贡献。桑塔格是否一个“动作英雄”姑且不论,而且即使在她去世已11年的今天,我们似乎还不太能够对她盖棺定论,因为一方面她的著作还在不断出版,另一方面,即使对已出的书,也不好说我们已有一个全面而精准的把握,但以对她和她作品的了解和认识,桑塔格今天仍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并打动我们的,至少有她的视野的开阔、写作的真诚严谨,毫无疑问还有她那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桑塔格在美国偏远地区长大,但她从小相信读书改变人生。她3岁阅读,六七岁开始写作,童年时代就自办报纸,她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去纽约,为《党派评论》撰稿,拥有5000个读者。后来上大学,读研究生,飞欧洲读哲学,桑塔格从小就想冲破狭隘的地方主义观念,她不满于美国文学与文化,而向往欧洲;她一辈子一边写作,一边沉浸在各种经典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将欧洲文学文化引进美国,以拓宽美国人的视野。她认为未来世界是调和的、不纯粹的,我们不可能互相封闭,而只会日益渗透彼此,她推崇政治、文学和一切事情上的多元主义。
而正如前面说过的,桑塔格一生视写作为使命。我们现在看她的书,听她的演讲录音,读她的谈话录,看得到的是她那份热情与真诚,博学与犀利,看不到的是她背后对写作的投入和严谨。从她的日记里可以看到那么多的书单,她看书多,而且经常是重看,有时几本书同时看,她的一篇随笔往往要写好几个月,发表前来来回回地修改,那篇关于巴特的名文就花去她半年的时间;而且,作品发表后,她依然不满意,一改再改;有时候,她深更半夜醒来,想起某页某个逗号用错了,赶紧去改正。
至于桑塔格的怀疑和批判精神,那是自始至终的。她从不轻易接受现成的观点,凡事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她在一生的写作中,都在以复杂的方式思考着复杂的问题,她对于阐释、后现代主义,对坎普、对美国文学和文化,对充斥于当代生活的粗俗和粗鄙等,无不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和新颖独到的见解;她不仅思考和评判他人的观点,而且反思自己的观点,因此,她的想法也时有修正,不断发展,“桑塔格是个动态的主体,与她自己、与她的读者都处于对话之中”,《桑塔格谈话录》编者利兰·波格如是说。
桑塔格的这些品质(当然不限于这些)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去多做了解并加以吸收。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国读者今天阅读桑塔格的部分意义。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