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值得一说的是,阿列克西耶维奇很关注身边的时事,也很关心国际的大事。
俄罗斯文学传统滋养的女作家
文\ 李正荣
我看到的是阿列克西耶维奇的俄文诺奖颁奖词。颁奖词中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阿列克西耶维奇,是因为她“多声部的创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丰碑”。这个“多声部”又可以翻译成“复调”,这让人想到了巴赫金(注: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借用音乐术语“复调”,来说明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
这指的是她的文体很丰富,不止有小说性的东西,还有写实性、记录性的东西,她的文体是艺术和文献相结合的风格。
“我们时代”在俄语中,和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当代”一词是一样的。不知道这是否有意为之,以强调“我们这个时代的苦难和勇气”。
阿列克西耶维奇1948年出生,苏联在1992年解体——可以说,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苏联体制下。她1985年的第一部作品《战争的面孔不是女性的》被改编成电影后获得了苏联的大奖。这说明,在苏联的文化政策背景下,她也曾经被认可过。
但接着她就写了一部描述阿富汗战争的《最后一个证人》,描述了从阿富汗战争劫后余生者的惨淡生活,以及军人的母亲如何反对战争。这时她已经发出了一点“异端”的声音了。
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后,她写了一些报道,影响最大的是1997年发布的《切尔诺贝利的祈祷》。这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一方面,这部作品在西方影响很大;一方面,她因此流亡。但是跟之前那些被抓进监狱和流放的作家不一样的是,当时苏联已经在改革,她的移居未遇到太大障碍。再加上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被揭露后,戈尔巴乔夫正面对待,舆论也在开放,阿列克西耶维奇感到的压力比之前的流亡作家要小一些。
2013年,阿列克西耶维奇发布了新作,这部作品用一大堆文件、采访录和文献的方式组合完成,阐释和探讨了共产主义实验。这部作品的影响也比较大,那一年她也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值得一说的是,阿列克西耶维奇很关注身边的时事,也很关心国际的大事。在俄罗斯的一些介绍她的报道中,特别强调去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她在法兰克福报发表了一篇反对俄罗斯政策的文章。她是一个对时代的大问题很敏感的女作家,有新闻的敏感度。
在写作上,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对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影响应该很明显——《古拉格群岛》就是这样的纪实性写作方式。再往前回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也是纪实性的。托尔斯泰的《复活》和1880年代后的政论也带有这样的性质。
我们还可以想到普希金的历史题材创作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里面都有大量的历史文献。此外,法国作家福楼拜、左拉的很多小说也使用了当时的历史文献。
阿赫玛托娃
在俄罗斯的文学传统中,也不乏这样的女作家。阿赫玛托娃反映1937年苏联大清洗的诗歌《安魂曲》,就在描写苦难。蓝英年翻译过很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利季娅·丘科夫斯卡娅(苏联作家科尔涅伊·丘科夫斯基的女儿)的作品,结集成《捍卫记忆》。利季娅·丘科夫斯卡娅想把她所经历的那些苦难留下来,所以作品中有大量1930年代——1950年代的纪实性文本。利季娅·丘科夫斯卡娅对阿列克西耶维奇或许有影响。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