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 Xue Mo
Writer Xue Mo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Body

生命在相遇中绽放——杭州“品雪赏墨”读书会两周年庆纪实

2019-03-09 18:17 From: www.xuemo.com Author: Ruxue Media Browse: 24520945 Times
Description:2019年3月4号星期一,是品雪赏墨读书会两岁的生日。为此,读书会的志愿者特意在3月3号星期日举办了品雪赏墨读书会两周年庆。

 

生命在相遇中绽放

——杭州品雪赏墨读书会两周年庆纪实

 

2019年3月4号星期一,是品雪赏墨读书会两岁的生日。为此,读书会的志愿者特意在3月3号星期日举办了品雪赏墨读书会两周年庆。从2月初开始,阴雨天气就一直笼罩着江南,据天气预报报道,这种阴雨天气还将持续到4月初的清明时节,好在3月3号这天雨停了,这段时间江南的人们对阳光不敢有丝毫的奢望,只要不下雨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也就是在这幸福的一天,品雪赏墨读书会在东方电子商务园10幢一楼钱塘荟大厅迎来了两岁生日这个幸福的日子。

此次读书会特意邀请了来自北京的陈彦瑾老师、广州的明子老师和陈波老师,他们横跨半个中国不辞辛劳前来参加品雪赏墨读书会两周年庆。有的老师活动结束后还要连夜返回所在地照顾孩子家庭并准备迎接周一繁忙的工作,有的老师要第二天清晨一大早赶回去开始周一的忙碌工作,来回奔波,很是辛苦。

此次读书会还特意邀请了来自杭州的著名洞箫表演艺术家朱建刚老师,朱老师自幼习笛,师从江南笛王赵松庭先生,从事笛箫演奏四十多年。曾获全国文艺汇演笛子独奏一等奖;中国“幽兰阳春”古琴大赛“阳春”组合银奖及最佳伴奏奖;近年来热衷于洞箫传统文化传播,活跃于各种传统文化雅集、演出及教学活动,曾赴日本、斯里兰卡等国进行文化交流。

 

下午13:30,读书会准时在钱塘荟大厅开始,各地各行各业的朋友齐聚一堂,有的是曾经参加过成立大会的,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很是亲切。有的是第一次来参加读书会的新面孔,有的人从江苏开车几个小时过来,还有从义乌、宁波、上海赶来的文化志愿者。

杭州读书会王文风会长首先用音乐相册的形式回顾了读书会两年来走过的历程在轻柔动人的音乐声中,一张张老照片翻过,往事一幕幕再次浮现,两年来做过的一切已经流转变化归于空性,但真诚、付出、友爱、团结、坚持、实干、高效、开放、包容的这种精神将会一直伴随着读书会走下去,无论岁月如何变换,生命如何轮回,这一茬人走了,还有下一茬人,因为在一起做事过程中诞生的精神是唯一可以流传的财富。

王文风会长的分享结束后,来自广州读书会的明子老师上台分享,明子老师的分享主题是:广州读书会十一年一路坚持走来的风雨历程和读书会新的形式探索与思考。广州读书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杭州读书会学习的榜样,是一个标杆。广州读书会由明子老师及爱人从两个人开始,坚持读书,每星期读一次,风雨雷电,严寒酷暑从未间断同时广州读书会志愿者每天还坚持更新公众号“心视觉”文章,也是从未间断,这份坚持和定力令人敬佩。邀请明子老师过来,也是想让她把广州读书会这种坚持的优良文化基因植根于杭州读书会,让杭州读书会的先天优良基因变得更多更好。

关于坚持明子老师分享了两点第一个人的成长,所有的经历都是个人成长的营养。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她发现所有坚持参加了读书会的人四五年之后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都超越了自己,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二就是个人放下小我,从自己的小圈子走出去,与世界广泛接触过程中,越来越懂得了谦卑,越来越懂得了如何和这个世界对接,个人得到了成长,同时也把善美文化带给了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因此而受益。读行游学的方式就是他们很好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广州读书会参访了广东省内最有文化特色的一些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读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让他们感受到了书中透过文字不一定能感知到的那个世界和身临其境的那种生命体验比如2014年,广州读书会的部分志愿者和雪漠老师一起,两辆车驱车一万多公里,从广东到内蒙古,穿越大半个中国,进行了文化考察之旅,那次文化考察之旅也被雪漠老师写进了《匈奴的子孙》等书。

读行其实也是家庭文化的一部分,明子老师说:家庭文化最重要的是一种氛围的影响,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教,回馈你的只有两个字:没用或者对抗。而让孩子在一种氛围中去自己体验或许是更好的一种方式。明子老师以自己的孩子为例现身说法参加游学之后孩子的一些变化。

广州读书会的文化之旅命名为“说走就走文化之旅”。开篇明子老师就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人生去哪里?当下去哪里?人生,放眼望去,是长河一般的存在,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始于足下,当下要做什么?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说走就走文化之旅”就是在这样的追问之下产生的。

紧接着,明子老师以PPT的形式为大家展现了他们文化之旅走过的足迹和地方,一幅幅用心拍摄的精美照片和文字说明以及明子老师的精彩讲解,把在场所有人都深深吸引了,大家跟着明子老师领略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东西方建筑艺术在民间的结合与碰撞后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也是雪漠老师《野狐岭》里的场景地之一。

二、江门的陈白沙祠,一代大儒陈白沙,明代心学奠基人,是岭南地区唯一获准进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孔庙)朝拜的文人,故称作为“岭南第一人”,深入陈白沙祠,对圣贤的渴望和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这也许是书本或文字无法给予的生命体验。陈白沙不断对治自己的毛病和习气也给了我们家庭文化带来一种启迪:家长要自己以身作则,自己都做不到,又如何命令孩子去做到呢?

三、慢生活的小洲村,开放、包容,非常注重文化建设,为都市里匆忙奔走的人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

四、德庆龙母庙,广东特色的一个地方,有2000多年的历史,龙母是个孤儿,被人(梁三公)收养,龙母极富爱心,心地善良,长大后收养了五条小龙,后来渐成当地精神图腾。在德清,集体放生护生,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是德清这块土地上特有的基因诞生的一种善美文化。

五、潮州与潮商文化,潮州人对文化非常尊重,因为当年韩愈的到来,江河山川因此而改为韩江韩山,由此可见一斑,潮州人对韩愈文化和韩愈精神的尊重。潮州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畲族文化,自成一体,与潮商下南洋的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州读书会去潮州期间,还采摘凤凰单枞,参观瞻仰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故居,以及代表潮州人精神和智慧的广济桥。潮商实用团结报恩的文化也是潮商成功的原因之一。潮州的善堂文化也是其文化特色之一,比如大峰祖师,修桥,收尸,治病救人,是潮州人的当下关怀的直接体现。潮州石雕艺术,木雕艺术非常精致,别具一格。漫步在牌坊街或汕头大学,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心中顿生对读书的渴望和智慧的渴求。

因为时间关系,明子老师只是选取了部分代表岭南文化特点的文化景观,岭南文化之全貌也绝非一个小时能说得完讲得清的。

明子老师分享结束后,朱建刚老师分享了他对人生和音乐的感悟:音乐帮我们涤荡内心的阴霾,帮我们抵挡寂寞的侵蚀,化解欲望的引诱避免很多麻烦。喧嚣与我何干,净土就在眼前。久而久之,我们悄然在变,变得优雅而沉静。

 

之后朱建刚老师分别用南箫和洞箫为大家演奏了《绿野仙踪》和《润物》两首曲子,大家都被洞箫独特的声音和朱老师功力深厚的演奏所深深吸引,沉醉在那个独特的音乐世界里,心静如水,超然物外。

《润物》演奏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但因时间关系,无法安排过多曲目。大家中场稍事休息,合影留念,迎接下半场活动。

下半场活动采取了嘉宾对谈的形式,邀请了陈彦瑾老师、陈波老师、明子老师、朱建刚老师对谈,王文风会长主持。期间还发生个小插曲,主持人有请明子老师的时候,现场却未找到明子老师,迟迟未曾上场。直到后来,大家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1

首先是陈彦瑾老师发言,陈老师也是品雪赏墨读书会成立时的邀请嘉宾,可以说见证了读书会两年来的成长。陈老师首先肯定了做这种回望、总结并再出发的周年庆的意义。这个时代科技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这种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越来越变得奢侈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宁愿穿越半个城市甚至穿越半个中国聚到一起开读书会的原因,因为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是生命的基本需求,是基于人性的一种渴望。

陈老师说,两年来,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而她重点回顾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悟。

其一是去年3月31日她在北京青朴书院的讲座:《雪漠作品与身心安顿》。她说,每个人都要面对身心如何安放的问题,这也是人生的大问题。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智慧。比如儒家文化注重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家文化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文化注重协调人与自我的关系。雪漠老师的作品,融汇了儒释道传统文化关于身心安顿的智慧和方法,这是很多读者读过雪漠作品后感到受益并能成长的原因。

其二是去年3月31日著名评论家雷达老师去世。为此,陈老师写了《太多的遗憾无处安放》《最寒冷的春天感受太阳的温暖》《我们仨的一段善缘》等文章,同时,她也是雷达遗作《雷达观潮》的编辑。雷达老师去世前还在思考写作的意义,他很在乎读者的阅读,这也促使陈老师思考自己作为编辑的意义。她认为,意义只存在于和我们有关系的人群里。因此,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分享交流,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陈老师说,这两年文学界有很多文曲星陨落,如余光中、饶宗颐、雷达、刘以鬯、金庸,以及今年3月1日刚刚去世的北青报资深编辑尚晓兰。其中,陈老师是雷达老师、刘以鬯先生的编辑,也是尚晓兰的大学同学。她感慨说,一个个认识不认识的人从这个世界消失,从此不再回来,这既让人痛惜,也使她更深体会生命的无常和珍贵。正如去年12月在青岛实验高中讲《走进中国西部文学》时,她向高中生们分享雪漠小说《深夜的蚕豆声》里的《母狼灰儿》和《大漠里的白狐子》时,学生们被小说要表达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这句话是雪漠老师说的:“任何生命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永远不会再来。”

陈老师说,雪漠作品不但让我们读懂生命,也让我们懂得,世界不是因为行走而变得辽阔,世界是因为慈悲而变得辽阔。通过阅读,我们与雪漠相遇,我们与世界相遇,我们也彼此相遇。相遇,正是阅读的意义。

最后,陈老师分享了她对雪漠作品体系的独特看法。她说,雪漠作品有文学和文化两类,文化和文学是雪漠世界的故乡和山河,缺一不可。如果把雪漠作品比作一棵树,《大漠祭》《西夏咒》《野狐岭》等七部长篇小说是这棵树的七个果;《真心》《慧心》《空空之外》等文化作品是教你种出这样一棵树、结出这样一些果的种树手册;《匈奴的子孙》告诉你长出这棵树那块土地的前世今生;《一个人的西部》告诉你种出这棵树的人的半生经历;《深夜的蚕豆声》则是种树人在向你讲解树上结出的每一个果实。

陈老师分享结束后没多久,明子老师这时出现了,她首先向大家道歉并说明了迟迟未曾出现的原因:原来是广州那边一位书友出现了心理问题,每个人出现心理问题都不好过,明子老师虽然身在千里之外的杭州,但是从内心里也是很能理解和感受对方的那份疼痛和难受,所以,她尽自己绵薄之力,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和对方沟通交流,帮助她度过一时的精神危机。听完解释,全场响起赞扬的掌声。

随后,王文风会长总结了陈彦瑾老师的发言:通过陈老师的发言,让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了雪漠作品的体系。

接下来是陈波老师的分享,陈波老师是一周年的邀请嘉宾,也是杭州读书会成长的见证者。他首先分享了他今年春节前做的一个惊人决定:一般人都是春节前回家团圆,而他恰恰相反,他选择了离开家到了西部的凉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打破一种熟视无睹的惯性,给自己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体验。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与雪漠作品接触后带给自己的改变做了解释:

他说:从自己考上大学离开家乡来到异地打拼奋斗,生活的模式基本就是这样:上班下班,然后上班,下班之余就是睡觉,然后去享受美食或者去旅游就是这样的一种惯性似乎再也看不到生命另外的可能性了。这样的生活直到三十岁的时候被打破,他被诊断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而那个时候,他已经经过几年的磨练,逐渐具备了一些社会经验,社会阅历,能够尽量大展宏图的时候,发现因为身心的问题,他无能为力,对自己的人生的前途无法把握免不了自我陷入一种沮丧黑暗的困境

但他有个优点:就是生来有种不服输的劲头,总觉得也没干过什么什么伤天害理天怒人怨的事,为什么我会落到这样一个境地,总觉得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于是开始了寻觅读到了雪漠老师的作品积极去参加一些实践,自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得了一种病从外相上看是不好的事情但正因为这个身体的疾病让他拼命追名逐利的脚步停了下来让他发现了生命另外的一种可能性

陈波老师说:我们80-90%的时间里处在一个相对没有太大变化的环境,这个环境看似很坚固,我们有的人可能有房有车,有商业保险,看似很安全,但实际上这种安全对人有很大的迷惑性。这次他去了凉州,直观地感受了凉州和广州、东部和西部的的区别:西部大自然的残酷和影响远远大于东南兴盛之地,他发现:很多我们看似牢固坚不可摧的东西,其实很脆弱。陈波老师举例说明:刚才陈彦瑾老师说:她朋友圈有2000多人,如果你现在一无所有了,看看你能向谁借到10000块钱。当一无所有的时候,你的价值才是你真正的价值。当一无所有的时候,你还能从这个社会得到一点对你的帮助的时候,那个是你真正对这个世界的价值。否则这些价值可能是一些空中楼阁性的东西。

所以真正的成功是什么呢?可能第一步就是身心安顿的问题。如果你不能安顿自己的心灵,脆弱的肉身,你所有成功有什么意义呢?真的没什么意义,或者说意义是有限的。雪漠老师的作品给我的最大的一个帮助我觉得第一个就是让我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我觉得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讲是可能是被忽略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在这么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里面,很容易会被一些看似正确的或者大家都这样的生活状态做妥协,并没有太多机会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在去年的杭州读书会一周年庆的时候,我记得我一开始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这个年龄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书?我们要找这个意义。如果读书只是说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那我们可能得到就是这个书里面消遣而已。但是如果我们把读书作为一种提升人生或者说是生命质量的,或者说是让自己心灵变得更豁达开朗这样一个状态的时候,甚至更高的变成一种践行我们人生理想的一种方式的时候,我觉得读书的意义也是不一样

所以这个问题,每个人都要问我们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果说我们找不到意义的时候,必然会途会忽然有一天不知什么情况,就会失去它,我们会找另外一个对于我们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读书的问题,并且读书之后实践的问题,包括在我们的生命中去践行我们从书本和心得中得到的这些感悟的问题他并不是一个吃饱了之后,寻求心理安慰的一个事情。可能真的是我们需要是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可能往往显得不那么急迫。 一天三顿饭有一顿不吃饿得慌,但是一天不读书觉得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温水煮青蛙的这种死亡方法是最可怕的。我们都知道股市最怕的是阴跌,断崖式下跌每天跌一点好像还有希望,但实际上他们这种希望是给自己的一种假象

我也是分享我这一个月来,在外面这种环境变化和自己这种内心的一种感受,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地给自己创造一点困难,我觉得真的是一种困难。这种困难会让我们真正看到我们自己所处的一个环境,然后这种环境它是不是真的像我们日常的那样认为的那样很安逸,很可靠很安全。

接下来是向嘉宾提问交流的互动环节:

来自浙江义乌的方向东谦虚地说到:各地读书会的文化志愿者是他今后的人生标杆,有那么好的一个团队,有那么好的一个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方老师问到:有的人在读雪漠作品时会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态,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陈彦瑾老师回答:是因为文化唤起了自己的一些改变,发现生命的另一面。

之后,王文风会长向朱老师请教:朱老师,您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如此禅心诗意,您还是上班的工作人员,您是如何平衡工作、生活与音乐的关系?

朱老师说:找到自己内心最喜欢的事情,找到一个好老师,这点很重要。朱老师是因为年轻时候遇到了江南笛王赵松庭老师,给了他很多的指导和教诲。之后,他又在两年前遇到了雪漠老师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精神上给了他很大的滋养。因为生来对声音很敏感,朱老师喜欢每天听申振柱老师录音的雪漠作品,还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接触到这种滋养。朱老师说:雪漠老师讲的真的很好,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照着去做,去实践,否则是没有意义的。他以跟随道家师父坚持站桩给他带来的诸多益处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

之后,书友赵艳彩说到:她是被《无死的金刚心》深深吸引,又读了《深夜的蚕豆声》,读这些书的时候感觉就好像老师坐在自己对面,两个人聊天的感觉。她向明子老师问道:我平时去旅游景点,看一些古色古香的房子,看了就过去了,没有达到像你们这样深入地挖掘旅游景点背后的文化。请问:当初是什么样的发心,让你带着这么多热爱文化的人去发掘和探究这些景点背后深刻的文化的呢?

明子老师答道:是为了广州读书会找到更广的出路,2014年开始,想到了读行的方式。明子老师说:有伟大人格和伟大心灵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师,读书是和这些大师的交流,行走更是直观地去感受那种气息,让自己也变得博大。

本来还有人要提问,但因为时间关系,只能留些许遗憾。最后,杭州读书会文化志愿者团队上台与嘉宾合影留念,两周年庆圆满结束。(张德栋)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Related articles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