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 Xue Mo
Writer Xue Mo >> 《光明大手印》连载 >> 《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 >> Body

观照自心,发现最独特的世界

2015-01-25 15:31 From: www.xuemo.com Author: Ruxue Media Browse: 44706967 Times

 

心体本无相,行者难得见。

须从用上寻,才能觉照之。

现前一念起,认知心实相。

一念即真性,明觉观照之。

能现初动时,起用下功夫。

认知真心诚然是重中之重,但真心的本体偏偏又是湛然空寂、无形无相的,它如虚空一般,广阔无垠,你看不见它,更不能用概念来推测它。那么,善知识该如何教授,寻常人又怎样才能认知到它呢?假如觉得自己认知到它了,又如何确定自己没有陷入谬误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认知真心确实很难,你不能像教导人们认识肉团心那样,标出它在人体内部结构图中所处的位置,更没有具体的实物及标本可以展示。你甚至找不到它。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真心本来空寂,空寂者了不可得。正如禅宗二祖所说:“觅心了不可得”。那么,这个时候,就要从心的妙用上找它,才能发现心,才能觉照到心,才能觉悟并观照到心。只有通过心的妙用,才能体察心的本体。

当你的心体生起妙用的时候,也即你的六根在面对六境时忽然起了念,比如你看见一个女孩,觉得她很漂亮等等……注意,只要你能够养成时刻观照内心世界的习惯,那么就在一念生起的时候,你就会认知到心的实相。

什么叫心的实相?所谓心的实相,实际上就是“心的真实面目”,它指的是,你的真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所有念头本质上又是什么。只要认知了心的实相,你就认知了世界虚妄的真相。你会发现自己的所有痛苦都建立在一种妄念的基础上,发现这一点的同时,你便可从中解脱出来。三种大手印的其中一种就是实相大手印,那个“实相”说的就是这个内容。所以说,大手印是一种安心之法,它的目的就是让你切身体验到何为“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那么,为什么一念生起的时候,你就能认知这个实相呢?举个例子,你不知道什么是宇宙,我递给你一张没有任何星体的照片,告诉你它就是“宇宙”,你仍然不会明白我的所指。因为你只看到了一片虚空,它就像你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那一片漆黑一样。所以,我必须递给你一张有许多星体的照片,并请你看关于宇宙的科教电影,这时你才会明白,涵括了这些星体的无垠空间,就是宇宙。同样的道理,我没办法让你从一片空寂中认知真心,只有在你生起念头、观照念头,真真切切地察觉到念头归于空寂时心灵状态前后不同的时候,你才能认知什么是实相,什么是真心。

“一念即真性,明觉观照之。”这个“一念”就是真性,也就是心的妙用。

但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但也比较抽象的因素,是否能理解它并将它付诸实践,决定了你是否能够透过心的妙用而认知真心,那就是“观照”。什么是观照?观照是守护真心的基本方法,它不是叫你盯着某个地方看,而是提醒你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但又不会过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对自己内心世界发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动静都会一清二楚。你见过丛林里觅食的猛虎吗?它们不紧不慢地在草木中穿行着,神态自若,充满了王者的风度,但同时它们又是警觉的,草木每一个细微的晃动都不会逃过它们犀利的双眼。观照就是那样一种感觉。

不但认知真心要靠观照,保任真心依然要靠它。“明觉观照之”,这时候用明空智慧,观照你的念头。要点是,当一个念头生起的时候,你不要跟着它走,不要思考它。你要进入明空状态,观察它,当你想用明空智慧观察它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不见了。念头不见了而你又能保持觉性的时候,真心就会显现出来。如果你这时在写文章,你可能就会进入脑子里没有字、笔下却流出诸种境界的状态。

我就是这样教陈亦新借观察契入明空的写作来认知并保任真心的。对于能跟成就上师相应的弟子,这种状况很容易出现。那时候,虽然没有念头,但却是智慧朗然,光明历历。那就是真心状态。在这个状态中的你,不但不会像石头一样无动于衷,还会比往常更加敏锐地品味到内心和外部世界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捕捉到一个人某个不经意的表情背后的许多含义,捕捉到某件不起眼的事情所透露出的所有信息。从而,你笔下的一切,才会燃起不同寻常的生命火焰,你的文字才会呼吸,这便是我说的“语出真心,打人便疼”。

【随注27】观照是守护真心的基本方法。《佛学次第统编》中说:“观照者,以智慧照见事理,是曰观照。”《三藏法数》中说:“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名为观照,即一切智也。”“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观照般若者,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名为观照,即一切智也。”“能现初动时,起用下功夫。”能现的就是心。心动了念头,刚刚动的时候,要在起用下功夫。何为“起”?《三藏法数》云:“起者,自下渐高之谓。起有三相:一方独起名起,四方俱起名遍起,八方齐起名普遍起。”《瑜伽》十卷云:“云何起义?谓诸缘和合之所引摄、新新生义。”起用时,你要仔细地观察念头,观察你心的本来面目。

 

Related articles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