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 Mo Culture
Xue Mo Culture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Body

雪漠:中医是一种大文化

2014-03-20 04:01 From: www.xuemo.cn/en Author: Xue Mo Culture Browse: 49603279 Times
Description:一定要明白,中医和科学不一样,科学依托数字或文字等东西,就能传承下去,但中医不行。中医以经验为重。

雪漠:中医是一种大文化

主题:中医治癌和健康文化

参与者:雪漠、张医生等

时间:2008

地点:北京某中医研究院

张医生不想用她的真实名姓,只希望将自己积累下来的东西,包括医术、思想、哲学观、精神等等,以一种鲜活、真实的形式传播出去,让人们改变健康观念、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雪漠老师也希望将她身上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定格下来,传播出去,利益行业、时代、历史和人类。于是,就有了以下的这番对话。

1.中医是一种大文化

◎张医生:您的创作,可以推广当前中医的发展及其哲学思想。您通过描写一些癌症患者的康复过程,将人情、友情、同志情、姐妹情等东西,进行灵魂层面的探究,大家就会知道什么是医生,患者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对待死亡,等等。这样,就会有很多人受益。

●雪漠:为文之初,我就有个戒,不为金钱出卖良心。有一个做房地产生意的老板,一直希望我帮他写传记。他说,你写多少万字,我就给你多少万块钱,先给钱再写也可以,给房子也可以。但我不肯写。不过,我倒非常想写写中医,因为我很喜欢中医。我知道,除了医术之外,你还从你的中医专家父亲身上继承了另外一种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精神、医德、医魂等,它属于一种人性与人格的力量。你的医德、医风以及生命经历,都体现了这一点。

一般的新闻报道写不了这种东西。它可以把事情记录得很翔实,但它不能涵盖,也达不到精神的层面。那么,这方面的使命,就留给了文学。所以,对一个作家来说,故事和形式固然很重要,但你本身传承的东西,以及我们最近聊天时的一些生命质感、心灵触动,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们能趁这个机会多聊聊天。

来这儿之前,我在网上看过一些关于你的资料,也看过一些你父亲的资料。但是我发现,好多写你们的记者,都没有写出你和父亲那种文化的厚度。他们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这与他们的写作风格有关。不过,他们已经把你的一些经历给记录下来了,所以,我们可以省略那部分内容,直接谈一些你有,但许多医生没有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境界,比如医德、无私、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以及和当代西医话语体系截然不同的独特理念等,它是中医真正的精神所在,非常重要。这种精神,源于中医大家施今墨先生在墨家学说中继承的兼爱之道,非常了不起。

我对墨子的评价也非常高。他的兼爱等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比基督教“博爱”之说早好几百年,只是它没有宗教化而已。不过,能宗教化的东西,或许不是墨家最好的东西。正是因为没有宗教化,墨家才没有西方那种宗教化的陋习,它更重言行。如果现在的中医都有这个东西,中医行业的发展,就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格局。但非常遗憾的是,目前的情况刚好相反,所以,中医行业才会一天一天萎缩。

我看过中医界的好多理论,发现很多有名的中医专家,仍然停留在形而下的层面,没有上升至道的层面。这是很遗憾的。因为,他没有把一种能构成文化的理论输送出去,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他在追求什么东西。在这一点上,你父亲就做得很好,他已经把术上升至道的层面,达到了一种人与癌和谐共处的境界。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很多中医都做不到这一点。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说明这种文化有长久留存的价值,但任何东西发展的时间久了,若是不能时时反省,就会出现一些弊病。再好的宝珠,一旦铺满尘埃、污垢,也是发不出光的,要想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你必须先把它擦干净。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如果用以前的世界观和哲学,来诠释现在的中医,就有些不够了。

另一方面,现在的很多中医,都在向西医的价值评判标准靠拢,尽量迎合西医,不能形成自己在文化上的一套话语体系。实际上,中医跟西医不一样,它有一种功能性的东西,比如经络。解剖时,你根本看不到经络,但它确实存在,依托经络学说来治病,也确实能起作用。但西医注重病理性,它属于西方科学的一部分,它非常强大。西医对功能性的东西感到很陌生,甚至不能理解。那么,它——包括相信它的人——就有可能不信中医,觉得它不科学。所以,中医迎合西医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必须把自己的东西研究透,建立一种强大的文化体系,建立一套能让世界认可的、普世化的理念。如果它贯穿了一种能让每个民族都接受的文化、精神——类似于基督教那种博爱的理念——它就会走向世界,与西医实现平等的对话。

但是,现在的很多中医都做不到这一点。直到今天,中医行业很少出现划时代的大师,无法超越《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经典的境界,甚至一直达不到那样的境界。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医大师也应该是文化大师,而不仅仅是医学上的大师。就是说,除了精通医术之外,他还必须是一个文化的集大成者,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化含金量。因此,他不但要钻研医术,还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简言之,他不仅要重“术”,还应该重“道”。

其实,中医本身就是一种大文化,它跟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有一定的渊源。传统的五行学说等观点,在中医里都有体现,而道家的一些观点,也在中医理论中有所反映。比如,道家文化认为,人体有一种天成的大药,人类存在时,这种大药就存在了,人类得了什么病,大药就能治什么病。西医称之为免疫系统,中医的扶正祛邪等理论,说的也是这种东西。在道家的生命科学中,值得中医汲取的营养还有很多,儒也罢,释也罢,都是这样。整个中国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能支撑中医文化体系的营养,包括巫文化,例如我之前提到的祝由科。

现在,很多人都把祝由科这样的东西当成迷信,鲁迅当年也在批判。但事实上,鲁迅批判的东西,有些属于中医的精神层面、信心层面。他这么一批判,就把生命科学中,属于灵魂信仰的层面给否定了。比如,他批判过很多药引子,其中一种是秋天的梧桐叶,事实上,不管那梧桐叶在药理上起不起作用,对病人来说,有它跟没它就是不一样。因为,中医重科学,也重文化。一些文人在用西医的标准否定这些东西时,其实是在否定一种文化。民俗中的一些东西,是不能用科学来否定的。

另一方面,中医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或拒绝了一些营养。这种固步自封也罢,什么也罢,导致它至今仍然没能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其影响力也一直在缩小。

如果中医能从这方面突破,就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要在道的层面——包括医学世界观、哲学等——方面有大的开拓。我觉得,中医应该实现“三足鼎立”。

哪三足呢?一是医学;二是文化;三是市场营销。同时具备这三点,中医才可能发展起来。现在,中医的着力点仅仅是第一点,还没能像西医那样,形成一种能支撑中医体系的能为整个人类接受的普世性文化,它市场营销方面也做得非常不够。

一定要明白,中医和科学不一样,科学依托数字或文字等东西,就能传承下去,但中医不行。中医以经验为重。你虽然能把你父亲的东西传承下来,但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能不能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这是个问题。你的这种理论也罢,中医哲学也罢,都很优秀,如果能流传下去,不知能造福多少人。目前,不知有多少人,都因为不恰当的医疗方式送了命,所以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你个人的问题了,而是子孙后代,甚至整个人类福祉的问题。而且,你仅仅是某种背景下的一个案例、一个现象,重要的不是你本身,而是你一脉相承的文化。

许多时候,最后一只动物的死亡,意味着某个物种的灭绝。所以,“最后一个”背负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某种文化的全息。如果“最后一个”始终把一些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就不对了。有时,我们研究的某个人、某个点只是一个符号,我们真正在研究的,是他们身上承载的整个文化。

所以,一定要想一想,如何把你身上承载的东西发扬光大。

我一直在关注中医,看过很多经典。但我之前一直没有发现你。知道你以后,我看了你的博客,也看了你的一些资料,顿时觉得非常惊讶: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我以前却不知道呢?我还看过你和父亲一起编著的书,发现你们不但把理念公之于世,也把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药都公布出来了。可惜,那书的影响力仍然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有些人看到了它,但不一定重视它,也不一定认可它;有些人需要它,但不一定能找到它。在这样一种状况下,用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方式,把它宣传出去,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虽然生命有时很顽强,但有时它也是非常脆弱的。根据佛教的理论,人的性命在呼吸之间。就是说,这口气呼出去,再吸不进来时,人就死了。许多时候,承载某种文化和精神的肉体非常脆弱,我们要在来得及时,尽快地、努力地抢救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要知道,每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文化,都不属于某个人自己,而属于整个人类。你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避免一些弊病,避免被一些人利用,我们也会尽量做到不引起别人的误解,不损伤你个人的声誉。如果能找到一种很好的、与时俱进的模式,一种制约负面影响的方法,这种文化就能利益无数人。在这样一个原则上,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张医生:谈到接班人的事情时,我心里也不舒服。因为我找不到接班人。

——摘自《光明大手印:当代妙用》 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Related articles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