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 Mo Culture
Xue Mo Culture >> 最新版 >> 书友会 >> 创意写作 >> Body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参加南国书香节的感悟

2023-08-25 15:43 From: www.xuemo.cn/en Author: Xue Mo Culture Browse: 1729948 Times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参加南国书香节的感悟

/杨蕙竹

历时六天的南国书香节于前日闭幕了,湛江读书会的伙伴们与往年一样,相约参加了湛江分会场的好书分享推介活动。在推介过程中,大家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发生了形形色色的故事,伙伴们感触良多,这其中有感动、有遗憾、有无奈、有反思,但更多的还是欣慰和一起做事成长的快乐。

此次书香节,湛江分会场由于没有在会展中心集中布展,所以书城虽也努力做了一些引流宣传活动,但效果不明显。我们虽早早与鑫海书城进行了对接,书城也专门腾出了一块通往多功能厅的显眼位置设立了雪漠作品专柜展台,并且还新进了新作《羌村》及《沙漠里的豺狗子》《猪肚井的狼祸》等动物小说,但几天下来,人流和平常没有太大差别,大部分都是一些住在附近的市民和孩子。为了吸引更多读者,书城搞了几场讲座和文艺表演,活动确实引来了一些读者,但是他们的目标也仅限于参加活动,对看书购书兴趣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读书会的伙伴们没有灰心、也没有懈怠,只要站在展台前,我们就以最美的姿态、最大的热情去向每一位从展台前走过的人介绍好书——不管对方回馈我们的是冷漠还是微笑。

大家之所以有这么好的状态,除了与平时读书学习、做事炼心有关外,还离不开书展前我们的专门会议。为了践行优秀文化、做好图书推介,书展前一天,我们专门开了会,会上根据大家的时间排了班,彼此分享了不同书的推介要点,还重点强调了做事的目的和心态,即利他即利己,尽力做但不执著结果。有了这些准备,大家轻松上阵,不怕被拒绝、不在乎冷眼,只管不厌其烦地一次次邀约,一遍遍讲述。

余叔仍然是我们的榜样,年纪虽长,心却越活越年轻了,气色看上去比几年前还好,每次介绍时他总是重点强调雪漠作品的独特性和对阅读者生命的滋养,当然也少不了发自肺腑的阅读心得分享,所以总是能打动一些读者。

红姐经过了前段时间香港书展的历练,再加上脸上永远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推介的水平明显提升,特别是对一些孩子,她的热情让孩子们无法拒绝,她知道孩子们没有钱买书,但她坚信只要读就能让孩子受益,所以仍然很耐心地跟孩子讲这些书的好处。在她的推介下,一些孩子就在展台旁边读,有一个孩子竟然半天时间看完了几本动物小说。在他的鼓励下,一个孩子还跟我们一起做起了志愿者,主动向其他读者推介他看过的书。

 

班玛拉姆是今年新加入的伙伴,但她这几年大量阅读雪漠作品,身心皆受大益,全家人也都成了雪粉。对于图书推介她一点也不生疏,并且由于她每次都带着他的念小学的儿子一起来做志愿者,给客人推介时,小朋友就成了现成的榜样,小朋友的阅读感受非常有说服力。有个年长的读者不相信小朋友看了这么多书,竟然现场考起试来了,拿着一本《母狼灰儿》问小朋友里面讲了什么,小朋友因为平时沉浸式阅读的积淀,而且经常读得忘记了时间空间,完全融入作品所描述的那些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或神秘诡谲的世界,所以自然对答如流。还有王姐和林锦玲,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和善巧......。总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自己认可的文化,只管耕耘,莫问收获。

在我们推介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会停留,少部分人停下来翻看。有的翻看后嫌价格高,拍照说去网上买;有的喜欢看,但是不购买,只拿一本书去阅读区或者就在展台旁边看;有的不感兴趣看不进去;能真正看进去并且满心欢喜购买的只有极少部分。每天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跟不同的人交流,体悟着不同的心、不同的命运,更加深切地明白了文化的意义,和与善知识相遇的珍贵。

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在我们跟她推介时,她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当我们跟她解释的时候,她却无法耐心完整地听完我们的解释,就急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又抛出另外一个问题。看得出,她看了一些书,但是明显没有看通透,而且所看的书与书之间的观点在互相打架,书与现实之间也没有融合。其实,这个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只是一般人如果没有深入思考的话,并没有意识到矛盾。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写书的人,都没有雪漠老师这样的学养和境界,所以写出的东西都是碎片化的,更谈不上究竟,而且极少有清晰的体系化的梳理或者构建,所以,看书的人也不可能有清晰的认知,出现纠结矛盾是很正常的。所以,雪漠老师说,读书要先登山顶、再窥万象。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山顶在哪里;更可惜的是,很多人明明已经遇到了指路人,却执著于自己的认知不肯接受指引,即便有我们掏心掏肺地推介,他们也仍然义无反顾地错过。

还有一个女学生,大概十五六岁,她在听我们跟其他读者介绍雪漠作品时,觉得我们说得很好,她很想在书里看到能让自己心灵震撼的内容。于是根据我们的推介,她先后翻看了《大漠里的白狐子》《爱不落下》《羌村》等,但是看完都觉得很平常,心里没有任何波澜。她的反应让我很意外,这些作品我看完都是非常震撼的,心里的疼痛或美好很久都无法散去。在《大漠里的白狐子》里,一只母狐狸被猎人剥了皮,仍努力向自己的孩子靠近,想给孩子最后一丝母爱,但小狐狸面对血糊糊蠕动的肉团却退后了......。这个狐狸母亲会是怎样的悲哀呀!看《爱不落下》的前半部分时,我的眼泪一直止不住地流,丫头的疼痛,无论是心灵层面的——原生家庭的伤害以及婚后的家庭暴力、丈夫的背叛,年纪轻轻患上癌症等等,还是身体层面的——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舌癌疼痛,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疼痛中煎熬,我都随着作者的文字清清楚楚地感知到了;后面,随着“师”的教导与爱的传递,丫头的智慧一天天开启,心一天天清明,我的心也随之一天天清明起来。这是一本让无数深受病痛折磨或者精神痛苦的人得到救赎的作品,即便一些人没有经历过磨难,但依然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浓浓的爱与智慧。《羌村》中更有着我们闻所未闻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村寨之间的草场纷争,家族之间的仇杀与爱恨纠结、温布制度兴衰、隆多格热的冤屈和惨死,村民的无情与冷漠,二炮的被剐、妙音的自剐、红豺的忏悔......,所有的悲剧,都缘于执著的心。看着这些人物的命运,既为他们的情、义感动,也为他们的无明悲哀。如果我没有遇到好老师,没有读好书,看不透世界真相,不明白无常真理,我也会和他们一样,不同的只是情节,痛苦纠结的心是一样的。我感受到的这些东西,这个女孩子却无动于衷,是没有看懂,还是心已麻木?我想象不出到底是怎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一颗这样包裹得如此坚硬的心。如果对作品中人物的疼痛都无法感知,或者感知到了却不为所动,那么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她会是怎样的状态呢?她的世界里有爱和温暖吗?我无法想象。好在她对我们的热情和真诚还是感知到了,她临走时说,感谢我们的推介,她会向其他人推荐的。我能感觉到她也很想在这些书里找到能打动她的东西,但是没办法,我看到了她的失望,也许是没有缘分吧。

看书购书的人中,很少有年长的老人,老人中爱看书的本来就少,偶尔有看书的我执却非常重,有人执意地认为这么高产的作家作品品质一定不高,有人坚定地认为读经典一定要读原作,还有人说年纪大了不用看书,等等,各种油盐不进。还有一种现象也特别普遍,来书城的大部分是家长带孩子的,而每次我们向家长推介的时候,家长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看书是孩子的事,好一点的家长就让孩子自己挑,但是家长不读书的,孩子很少有愿意看书的,这种情况基本结局都是孩子不喜欢而不买。还有的家长表面上问孩子意见,但是当孩子表示喜欢时,家长会各种质疑,质疑孩子不会认真看,质疑书不好等等,这种现象背后的真实是家长舍不得买。

当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好读者,有孩子,也有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有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子让我们印象深刻,他是来书城看书的常客,家长忙没有时间照顾他,就让他放学在书城里写作业看书,因此他的阅读量比较大。提起雪漠作品,他说他们同学有二分之一是雪粉,雪漠老师又出了什么新书他们都知道,而且相互之间经常探讨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学校三到五年级的语文试卷也会经常从雪漠作品中节选阅读题,读雪漠作品的同学语文成绩都很好,学习成绩也进步很明显,他自己也是。从他身上,我们还看到了很多优秀品质,他体谅父母的辛苦,承担了家里的很多家务,在我们的展台看到有带孩子的读者,他会主动介绍作品,而且会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推介不同的书目,还随时整理展台上已经拿乱了书。我问他是怎么知道雪漠的,他说他们学校图书馆里有很多雪漠作品。这是最让我们欣慰的消息。这些年来,我们向各个学校、图书馆等捐了很多雪漠作品,原来这些书已经在各个角落里生根发芽了。所以,我们只管默默耕耘就好,捐书也好、推介也罢,其实就是播种,只要环境适宜,迟早会开花结果。

还有一个女孩子,很认真地听我的推介讲解,频频点头,说都很喜欢,但是最后她问我能不能拍照,说想去网上买,我当然理解她。她开心地拍了“远方三部曲”走了,不一会儿又回来了,送给我三颗糖,说非常感谢我的耐心介绍。糖果不重要,她有一份感恩心也很难得了。其实,人与人之间很简单,一份理解、一个微笑,世界就温暖了。虽然她没有买书,但是在网上买了看也很好啊!

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士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上去非常朴素,上身的白色T恤已经很旧了,他跟很多人最大的不同的是,基本没有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只是听我们说,我们推介哪本,他就拿哪本坐在旁边的地上认真地翻看,从下午四点多钟一直看到晚上八点多,最后拿了《雪漠智慧课程》《老子的心事》《堂吉诃德在北美》《凉州词》,从始至终,他没有看定价,没有问折扣,这是我们几天来遇到的最大单,也让我们感慨万分,他虽然穿着朴素,但心灵并不贫瘠,他身上有静气,有平和,没有焦躁,没有计较,这些应该都是他长期阅读好书的结果。

书展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陌生的读者,在我们的展台前非常开心如数家珍般地告诉我们,他都读过了哪本哪本;还有人亲切地叫我“杨老师”,说她参加过我们的读书活动,但我却记不起是在哪里见过了;还有几个大学生告诉我们,是学校的老师让他们阅读雪漠作品的......

书展结束了,虽然销售的成绩不理想,六天时间只卖掉了几十本书,但是很多美好的瞬间留在了记忆里,一些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这些年来,我们边读书边对照着书反省、完善自己,同时积极走进图书馆、书城、学校、社区、企业等做读书分享活动,捐赠图书,随缘参加各地书展等,伙伴们一路走来,都越来越明白、也越来越自信了,至于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走进文化而受益,我们是很少想的。这次书展让我们看到,多年来点点滴滴的努力,其实都在或多或少发挥着作用,这也让我们更坚定了读书、做事的信心。今后成长路上,我们将继续携手,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感谢一起参加南国书香节湛江分会场图书推介的志愿者余泽雄、王文靖、白晓红、吴少英、林锦玲。

 

Related articles

雪漠推荐